好的,我已经理解了你的要求,下面是对原文的改写短线配资开户官网,保证语义不变,并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:
---
1938年3月16日,初春的三江地区依旧笼罩在刺骨的寒意之中,冰雪未融,寒风刺骨。在日军“冬季讨伐”的压迫下,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主力的七支重要力量,已被逼迫至哈长(哈尔滨至长春)路以东,三江流域的完达山区,横跨牡丹江流域、松花江右岸及乌苏里江左岸等地区。
第二路军的司令部和第五军军部驻扎在兰棒山北麓的李炮营西沟,为了保障司令部的安全,第五军第三师在30里范围内布设了三道防线,第一道哨卡则设在30里外的庙岭,由抗联第五军第三师八团一连的两个班、16名战士守卫。这个连被称作“炮手连”,连长李海峰,指导员班路遗。
展开剩余81%李海峰是宁安本地人,自小家庭贫困,母亲早逝,他与弟弟常随父亲在大山中打猎。尽管天生左眼失明,但他依然凭着坚韧的意志力和不服输的个性,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枪法,能百步穿杨,打飞禽猛兽。自从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李海峰和弟弟带领着十几名村民组成了抗日义勇军,虽然最后义勇军失败,但李海峰并未气馁。他投靠了曾在东北军任职的李文斌,加入了森林警察大队,并在两年后成功起义。李海峰在一次起义中,独自解决了八名日军中的四名,英勇的表现让他成为抗联第五军第三师的一员,李文斌任师长,而李海峰则担任了连长一职。
第二路军的抗战步伐艰难,最大的威胁来自“兴安军”。这个军队原为伪满洲兴安省训练的骑兵队,由日军精心挑选并培训出来的伪军组成,成员通常以烧杀成性、擅长射击的中国人构成。日军为其配备了高性能的马枪、马刀、手枪,甚至在冬季配有滑雪板。每当“兴安军”出击时,任何抗联战士都需提高警惕。
然而,这支以冷酷杀戮著称的“兴安军”却在遇到“炮手连”后屡屡受挫。虽然“炮手连”人数不多,仅约60人,但个个枪法精准,士气高昂。连长李海峰与指导员班路遗等人曾是猎虎出身,众人无一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狙击手。他们的战斗力常常让敌人惊慌失措。班路遗是山东人,除了他,连里的大多数成员来自不同地方,像朱雨亭、魏希林、李芳邻等人都曾是猎手,射击技术极为精湛。尽管“炮手连”人数有限,但他们的装备却非常齐全,配备了连珠步枪,并且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支援。经过一年的浴血奋战,“炮手连”已成功击毙了360名日伪军,平均每人消灭6个敌人,李海峰的个人战果尤为突出。
完达山地区的“兴安军”,一旦听到“炮手连”的名字,都不禁心生畏惧。第二路军在密林深处设置了指挥机关、医院及被服厂,三道防线和哨卡对于抵御敌人至关重要,尤其是最前线的庙岭哨卡,李文斌师长与费广兆团长一致认为,李海峰和“炮手连”才是守卫的最佳选择。
1938年3月15日,富锦、宝清等地的日伪军开始大规模扫荡密林。为了保护主力撤退,李文斌命令第五军第三师集结八团与九团,掩护西征主力向勃利、依兰、桦川等地转移。费广兆团长迅速联系一连,准备与交通副官张凤春一同前往兰棒山李炮营集合。李海峰果断决策,为避免大雪阻碍行程,他命令副连长带领一连主力先行,而自己则带着守卫第一道卡的14名战士留下,等候张凤春到来后再赶上大队。
然而,李海峰与班路遗等人等来等去,整整等了一天一夜。直到3月18日清晨,张凤春终于赶到,除了带来一个陈学山外,还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:一个骑兵中队随时可能到达。经过短暂商议,李海峰与班路遗决定带领18人尽快追赶大队,然而突如其来的大雪已经将原本清晰的足迹覆盖,且积雪深达膝盖,大家只能艰难前行。两小时后,他们才行进了七八里路,依然离集合地点有三分之一的路程。
李海峰心中一紧,迅速让战士们加快速度,然而突然,“小黑子”王发报告发现了敌人骑兵。他们正好在侧前方与大队平行,经过观察,李海峰确认是“兴安军”,并且后方还有约一两百名日军骑兵正朝他们包围过来。李海峰指挥得当,迅速部署,命令两名未携带武器的战士去报警,剩余人员则抢占了一个名叫“小孤山”的土丘,开始准备迎敌。
“小孤山”虽然不高,只有约80米,但足以成为天然的防守阵地。雪地让敌军骑兵的行动变得缓慢,李海峰与战士们提前占领了山顶,利用岩石和雪堆做掩护。果不其然,300多名“兴安军”骑兵迅速发现了少数的抗联战士,他们不认为这是威胁,于是发动了第一次进攻。然而,面对“炮手连”的火力,他们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,五六十骑兵在不到20分钟内损失惨重。
尽管如此,敌人并没有放弃,仍然发动第二次进攻。李海峰与“炮手连”不动如山,再次以精准的射击击退敌人。随着第三次进攻的失败,日伪军开始投入更为猛烈的炮火和机关枪射击,形势愈发严峻。就在这时,“炮手连”成员们的伤亡也在增加,几名战士先后牺牲,李海峰与班路遗也用借来的步枪顽强抵抗。
终于,在李芳邻的机枪压制下,敌人的进攻暂时停息。但战斗没有结束。下午4时,日军发动了最后一次猛烈的进攻,这一次的火力几乎让“炮手连”失去了抵抗能力。李海峰双腿受伤,昏迷过去,但他醒来后,继续指挥,亲自用狙击步枪射杀敌人。由于伤员太多,他要求张凤春带着几个伤员撤离,为“炮手连”留下希望。
夜色渐深,包围圈越来越小,张凤春急忙准备销毁文件,但李海峰坚决阻止了他:“这些文件不能丢掉,我们不能让它们成为废纸。”尽管形势危急,李海峰还是希望这些重要情报能够传递给上级。张凤春气愤至极,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信心,但李海峰依然镇定,指示他带着伤员撤退。最终,张凤春带着三个伤员悄悄下山,穿越重重险阻,终于在夜晚向抗联5军的方向进发。
在这场英勇的战斗中,李海峰、班路遗以及“炮手连”的12名战士英勇牺牲。最终,他们成功击毙日伪军30余人,重伤10多人,击毙“兴安军”70多人,重伤15人,击毙战马90余匹,缴获战马20匹。这场战斗被后人铭记,并在英雄追悼会上短线配资开户官网,周保中将军宣布
发布于:天津市锦鲤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